小儿溃疡性结肠炎该如何治疗

小儿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该病通常与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紊乱、免疫调节异常、环境因素、感染触发等因素相关。
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等药物可抑制肠道炎症反应,适用于轻中度活动期患儿。这类药物需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口服或灌肠剂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头痛等。
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用于中重度急性发作期,能快速控制黏膜炎症。长期使用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逐渐减量以避免反跳现象。
硫唑嘌呤、环孢素适用于激素依赖或无效病例,通过调节免疫功能维持缓解。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英夫利昔单抗等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针对难治性病例,可显著改善黏膜愈合。治疗前需排查结核等潜伏感染。
全结肠切除适用于并发大出血、穿孔或癌变等严重情况。术后需终身随访并补充维生素B12等营养素。
日常护理需保证高蛋白、低渣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急性期选择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缓解期逐步增加膳食纤维。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心理支持对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建议家长参与疾病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