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慢性结肠炎严重吗怎么治疗

慢性结肠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病情判断,通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控制。慢性结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黏液便、排便不尽感、体重下降等,治疗方式包括调整饮食、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腹痛是慢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或绞痛,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有关。腹痛常在排便后缓解,但易反复发作。患者可尝试热敷腹部缓解不适,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腹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急腹症。
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质地稀薄,严重时每日可达十余次。腹泻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有关。建议患者记录排便情况,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刺激肠道。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药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黏液便是慢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粪便中混有白色或透明黏液,由肠道炎症刺激黏液分泌增多所致。黏液便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患者常有排便不尽的感觉。这种情况需与感染性肠炎鉴别,必要时进行粪便常规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排便不尽感指排便后仍有便意,是直肠炎症刺激神经末梢的表现。患者可能频繁如厕但排便量少,长期可导致肛周不适。建议建立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和用力排便。温水坐浴可缓解局部不适,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肠道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
长期慢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这与腹泻导致营养丢失、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患者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蒸蛋等。若体重持续下降超过5%,需就医评估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
慢性结肠炎患者需长期管理,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刺激肠道,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定期复查肠镜监测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便血、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心理压力可能加重症状,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