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痛怎么回事 重视跟骨痛的3个原因

关键词: #骨痛
关键词: #骨痛
跟骨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长期受牵拉或劳损导致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明显。长时间站立、肥胖或足弓异常会增加患病风险。急性期建议冰敷缓解疼痛,慢性期可通过足底筋膜拉伸训练改善。
跟骨骨刺是跟骨底面骨质异常增生形成的骨性突起,多因足底筋膜长期牵拉刺激所致。疼痛特点为行走时足跟针刺感,X线检查可确诊。症状较轻时可使用足弓垫分散压力,严重者需考虑骨刺切除术。
跟腱炎由跟腱反复微损伤引发,常见于运动量突然增加的中青年。典型表现为跟腱部位肿胀压痛,踝关节背屈时疼痛加剧。治疗需停止剧烈运动,配合超声波等物理疗法促进修复,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跟腱清理术。
日常应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后充分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建议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可配合足底滚轮按摩。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夜间静息痛,需及时就医排除应力性骨折等严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