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10小时一直流血怎么回事

口腔科编辑 医语暖心
10次浏览

关键词: #拔牙 #拔牙后

拔牙后10小时持续出血可能由凝血功能异常、局部创伤过大、术后护理不当、高血压未控制、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压迫止血、药物干预、缝合处理、血压管理、抗感染等方式缓解。

1、凝血异常: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血凝块形成障碍。表现为创面渗血不止,血液呈鲜红色且不易凝结。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1等促凝血药物,同时暂停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2、创伤过大:

复杂拔牙手术造成牙槽骨骨折或牙龈撕裂时,血管断端难以自然闭合。常见于智齿拔除或埋伏牙手术,伴随局部剧烈肿胀。需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创口并加压包扎,严重者需缝合牙龈组织。

3、护理不当:

术后频繁漱口、吮吸创面或进食过热食物会破坏血凝块。表现为血凝块脱落后的继发出血,创口可见裸露骨面。应保持头部抬高30度,咬紧无菌纱布4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

4、血压波动:

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毛细血管压力增高,易冲破脆弱血凝块。出血呈搏动性渗出,多伴有头晕症状。需立即监测血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血压稳定前禁止平卧。

5、继发感染:

创口污染导致炎症反应溶解血凝块,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伴随腐败性口臭和脓性分泌物。需清创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每日用氯己定含漱液消毒。

术后24小时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进食常温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使用吸管。48小时后可开始含服冰水促进血管收缩,但禁止用力吐咽。若出血量浸透3块以上纱布或出现心慌冷汗,需立即返院处理。恢复期间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番茄等食物,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高空作业,防止血压骤变诱发再出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