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中医如何治疗 鼻窦炎的3个中医疗法介绍

鼻窦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三种中医疗法治疗。鼻窦炎通常由外感风寒、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等原因引起。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风寒型常用苍耳子散加减,含辛夷、白芷等发散风寒药;肺脾气虚型适用补中益气汤,含黄芪、党参等健脾益肺成分;湿热型多选甘露消毒丹,含黄芩、滑石等清热化湿药物。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避免自行用药。
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疏通鼻窍。急性期采用泻法针刺,配合大椎穴点刺放血;慢性虚证用温针灸足三里。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研究显示针灸能降低鼻黏膜炎症因子IL-6水平,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大椎、肺俞等穴位。冬病夏治三伏贴效果显著,通过药物透皮吸收刺激经络。贴敷时间控制在2-4小时,皮肤敏感者需缩短时间。配合红外线照射可增强药物渗透。
鼻窦炎患者日常可用辛夷花6克、薄荷3克代茶饮,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坚持盐水鼻腔冲洗,推荐使用35℃生理盐水。适度进行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锻炼,改善上呼吸道血液循环。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护,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出现黄绿色脓涕伴头痛发热,需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