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乙肝疫苗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因主要有免疫系统异常、急性疾病发作期、既往接种过敏史、妊娠期特殊情况以及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
先天性免疫缺陷或获得性免疫抑制(如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导致疫苗无法有效刺激抗体产生,此时接种可能无效甚至加重原发病情。需通过血液检测评估免疫功能后再决定是否补种。
发热超过38.5℃或处于肺炎、脑炎等急性感染期时,疫苗可能加重机体应激反应。通常建议症状完全缓解1-2周后,经医生评估再行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如酵母蛋白、氢氧化铝佐剂)曾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表现为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喉头水肿、休克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虽然灭活疫苗理论上对胎儿无害,但妊娠早期(前3个月)通常暂缓接种。高风险暴露孕妇需由感染科与产科医生联合评估,必要时在妊娠中晚期完成免疫程序。
未控制的癫痫、严重心功能不全、晚期肝硬化等疾病可能因接种反应导致病情恶化。这类人群需先稳定基础疾病,检测肝功能及心脏功能达标后再考虑接种。
对于暂时不宜接种者,应加强血液和体液接触防护,避免共用剃须刀或牙刷,性接触使用避孕套。家庭成员建议全员接种以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豆制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肝硬化患者需限制剧烈活动。所有延迟接种者都应建立健康档案,在医生认为合适的时机重新评估接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