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白血病吗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是白血病,但可能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白血病的主要区别有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案不同、预后差异明显、转化风险存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表现为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肿瘤,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大量增殖。前者以病态造血为特征,后者以原始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常见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症状相对较轻且进展缓慢。白血病患者往往起病急骤,出现高热、严重贫血、明显出血倾向和脏器浸润症状。前者外周血可见三系减少,后者多见白细胞异常增高。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支持治疗为主,包括输血、抗感染和使用促造血药物。白血病需要强化疗、靶向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者治疗强度较低,后者需要更积极的抗肿瘤治疗。
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生存期可达数年,部分患者长期稳定。未经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生存期通常仅数月。前者预后评估采用IPSS-R评分系统,后者需根据白血病类型和危险度分层。
约3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会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与原始细胞比例和染色体异常相关。转化后的白血病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更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骨髓检查对早期发现转化至关重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物。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出血。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明显出血或贫血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