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导管检查主要有哪些指征

心导管检查的主要指征包括冠状动脉疾病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心脏瓣膜病检查、心肌病病因探查及介入治疗前评估。
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金标准,通过注入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血管病变程度。典型适应症包括典型心绞痛症状、心肌梗死后评估、无创检查结果不明确等情况。检查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是否需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
用于明确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结构异常的解剖细节,可同时测量心腔压力及血氧饱和度。对于复杂先心病患儿,能精准评估分流方向与肺循环压力,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关键依据。
通过测量跨瓣压差评估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反流等疾病的严重程度。当超声心动图结果存疑或需判断手术时机时,导管检查可量化瓣膜面积及反流量,指导瓣膜修复或置换决策。
对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同时测量心室舒张末压。通过心内膜活检能鉴别淀粉样变性等特殊类型心肌病,明确心肌纤维化程度,辅助判断预后。
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卵圆孔未闭封堵等介入手术前,需通过导管检查确认解剖参数。检查可精确测量瓣环直径、缺损大小等数据,确保选择合适尺寸的植入器械。
接受心导管检查后需卧床休息6-8小时避免穿刺点出血,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监测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定期检测血压心率。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进行水化治疗。恢复期间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