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换牙最后四个大牙换不换

儿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67次浏览

关键词: #儿童 #儿童换牙

儿童换牙期最后四颗大牙通常为恒磨牙,多数情况下不会替换。恒磨牙包括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第三恒磨牙,其中第三恒磨牙俗称智齿,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萌出异常。

1、第一恒磨牙:

第一恒磨牙又称六龄齿,约6-7岁萌出,是口腔中最早出现的恒牙。该牙齿直接生长于乳牙列后方,无对应乳牙脱落过程,易被误认为乳牙。需注意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因其承担主要咀嚼功能且不可再生。

2、第二恒磨牙:

第二恒磨牙在12-13岁萌出,位于第一恒磨牙后方。其发育完全后参与形成正常咬合关系,若萌出位置异常可能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阻生或错位情况。

3、第三恒磨牙:

第三恒磨牙即智齿,多在17-25岁萌出。约30%人群存在先天缺失或埋伏阻生,可能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等问题。需通过影像学评估决定是否保留,出现反复感染或囊肿时建议拔除。

4、乳磨牙替换:

儿童期替换的乳磨牙仅涉及前两对,分别被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替代。替换过程多发生在10-12岁,若乳磨牙滞留可能影响恒牙正常萌出,需及时进行间隙管理。

5、牙齿发育监测:

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通过全景片监测牙胚发育情况。发现恒牙萌出延迟、乳牙滞留或牙列拥挤时,需早期干预矫正。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降低恒磨牙龋坏风险。

儿童换牙期需保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饮食中增加钙磷含量高的乳制品、豆制品及深色蔬菜,避免频繁摄入高糖零食。鼓励咀嚼粗纤维食物促进颌骨发育,若发现恒磨牙萌出异常或疼痛肿胀应及时就诊。定期口腔检查能有效预防错颌畸形,维护恒牙列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