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5到36周胎儿有什么变化

怀孕35到36周胎儿体重可达2500克左右,身长约47厘米,各器官功能接近成熟。此阶段胎儿主要变化包括皮下脂肪增厚、胎位固定、肺部发育完善、睡眠周期规律及免疫系统增强。
胎儿皮下脂肪持续堆积,皮肤由红色转为粉红色,皱褶减少,体型更圆润。脂肪层有助于出生后维持体温,此时孕妇需保证每日摄入300-400千卡额外热量,优先选择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约97%胎儿转为头位准备分娩,头部进入骨盆固定。臀位胎儿可能需外倒转术调整,孕妇可通过膝胸卧位辅助矫正。胎动幅度减小但频率应保持每小时3-5次,异常减少需立即胎心监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达高峰,完成气体交换功能准备。早产儿此阶段出生存活率超99%,但可能面临短暂呼吸急促,孕妇补充足量维生素C和蛋白质可促进胎儿肺成熟。
胎儿形成20-40分钟清醒与睡眠交替周期,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升高促进脑发育。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夜间强光刺激,胎教宜选择日间进行。
通过胎盘获得母体免疫球蛋白G抗体,出生后半年内可预防麻疹等疾病。孕妇需接种百日咳疫苗强化母婴免疫,避免生冷食物预防感染。
此阶段建议每日分6次进食保证营养供给,选择三文鱼、鸡蛋、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进行骨盆摇摆操、呼吸训练等低强度运动;每周2次胎心监测,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胎动骤减需急诊。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准备待产包包含产妇护理垫、新生儿连体衣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