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怎么引起的 高度注意引发膀胱癌的4个原因

膀胱癌可能由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吸烟、慢性膀胱炎症、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合物是明确致病因素,常见于染料、橡胶、皮革制造行业。这类物质经尿液排泄时持续刺激膀胱黏膜,导致细胞DNA突变。职业暴露者需定期尿脱落细胞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烟草中含有的亚硝胺、4-氨基联苯等致癌物通过血液进入尿液,膀胱黏膜长期浸泡在含致癌物尿液中。吸烟者患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6倍,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低至普通人水平。伴随无痛性血尿症状时需立即膀胱镜检查。
反复尿路感染、膀胱结石或长期留置导尿管造成的机械刺激,会导致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埃及血吸虫感染引发的慢性膀胱炎尤其易癌变。控制感染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行膀胱灌注治疗。
RB1、HRAS等基因突变会导致抑癌功能丧失,这类患者发病年龄常早于50岁。有家族史者应每年进行超声和尿检,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时需行荧光膀胱镜检查。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稀释尿液致癌物浓度,多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所含的异硫氰酸盐具有抗癌活性。避免长时间憋尿减少尿液滞留,从事高危职业者应穿戴防护装备。40岁以上人群每年体检建议增加尿常规项目,出现肉眼血尿无论是否疼痛均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膀胱灌注化疗药物,并配合低脂高纤维饮食维持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