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脊柱炎的症状有哪些

结核性脊柱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
早期表现为病变椎体周围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咳嗽或负重时疼痛加剧。疼痛多位于胸腰段,可向肋间神经或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随着病情进展,椎体破坏可能导致剧烈锐痛。
因椎体及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患者常出现脊柱僵硬和活动障碍。典型表现为拾物试验阳性,即弯腰拾物时需屈膝下蹲。严重者可出现保护性肌痉挛,导致脊柱各方向运动均受限。
晚期因椎体塌陷可形成角状后凸畸形,胸椎段病变易出现"驼背"体征。儿童患者由于生长板破坏可能出现进行性脊柱侧弯。畸形严重时可压迫胸腔脏器影响呼吸功能。
椎旁脓肿或死骨压迫脊髓时,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甚至截瘫。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会阴部感觉异常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这些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入危重阶段。
多数患者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儿童可表现为生长发育迟滞。这些全身表现往往早于脊柱症状出现。
结核性脊柱炎患者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修复。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使用支具固定防止畸形加重。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低强度运动。注意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胃肠道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