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术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腹腔镜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术是通过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腹壁缺损的常见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建立气腹、放置补片、固定修补。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优势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适用范围广。
手术仅需在腹壁作3个0.5-1厘米的小切口,相比传统开放手术10厘米以上的切口,显著减少组织损伤和术后疼痛。腹腔镜的放大视野使操作更精准,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分离。
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3天可出院,1周内恢复轻体力工作。传统手术需卧床3天,2周后才能恢复正常活动。微创技术减少机体应激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
切口感染率低于1%,远低于开放手术的5-10%。补片放置在腹膜前间隙,避免与肠管直接接触,显著降低肠粘连风险。精细操作减少血管神经损伤概率。
补片覆盖范围可达10×15厘米,完全覆盖肌耻骨孔区域,远期复发率控制在1%以下。补片与组织贴合紧密,纤维组织长入后形成牢固支撑。术中可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
适用于直疝、斜疝、股疝等各类腹股沟疝,特别适合双侧疝和复发疝。肥胖患者更易获得清晰手术视野。高龄患者耐受性优于开放手术,但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
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3天,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建议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逐步增加运动量至术前水平。出现发热、切口渗液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长期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控制体重,预防腹压增高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