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脱垂的症状是怎样的

产后子宫脱垂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感、阴道肿物脱出、排尿异常、性交不适及腰骶部酸痛。症状严重程度与脱垂分期相关,轻者仅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症状,重者可见宫颈或宫体持续脱出阴道口。
患者常自觉下腹部沉重下垂感,久站或劳累后加重。这是由于子宫韧带松弛导致盆腔器官位置下移,牵拉盆腔神经所致。建议避免提重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
阴道口可见粉红色组织脱出,初期仅在咳嗽、排便时短暂出现,后期发展为持续性脱出。脱出物摩擦可导致溃疡出血。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使用子宫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因膀胱解剖位置改变影响尿道括约肌功能。可尝试定时排尿训练,严重者需盆底康复治疗或抗尿失禁手术。
性交疼痛或阴道松弛感常见于Ⅱ度以上脱垂。子宫位置改变导致阴道轴向变化,同时伴随盆底肌张力减退。建议暂缓性生活直至症状改善,必要时行阴道紧缩术。
持续性腰骶部酸痛与子宫后倾压迫骶神经丛有关。疼痛在长时间站立后加剧,卧床休息可缓解。物理治疗如低频电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产后半年内是盆底功能恢复关键期,建议坚持每日凯格尔运动3组,每组15次收缩;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深蹲、搬重物;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银耳、猪蹄;若出现排尿困难或脱出物无法回纳需立即就医。轻度脱垂通过保守治疗多可改善,重度脱垂需考虑子宫悬吊术或阴道封闭术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