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急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1次浏览

关键词: #胃炎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可能由药物刺激、酒精损伤、细菌感染、应激反应、胆汁反流等原因引起。

1、药物刺激:

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部分抗生素等药物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这类药物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保护机制受损,进而引发黏膜充血水肿。出现症状后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物辅助修复。

2、酒精损伤:

高浓度酒精可直接腐蚀胃黏膜上皮细胞,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黏膜血流供应。短时间内大量饮酒会造成胃黏膜广泛糜烂,伴随剧烈上腹痛和呕吐。戒酒是根本措施,急性期需禁食并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

3、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重要致病因素,该菌分泌的尿素酶和细胞毒素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内毒素直接损伤胃黏膜。确诊后需进行规范抗菌治疗,同时配合胃肠动力调节药物改善症状。

4、应激反应:

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这种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引发黏膜表层坏死,形成多发性糜烂灶。临床需积极处理原发病,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必要时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

5、胆汁反流:

胃大部切除术后或幽门功能紊乱时,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胆汁酸和胰酶会溶解胃黏膜上皮细胞间的脂质层。这种化学性损伤常表现为持续性上腹灼痛,饭后加重。治疗需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结合胆酸吸附剂,严重者需手术重建消化道解剖结构。

预防急性胃炎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冷过热或辛辣刺激食物,控制咖啡浓茶摄入。日常可适量食用山药、南瓜等富含黏蛋白的食物保护胃黏膜,进食时充分咀嚼减轻胃部负担。出现持续上腹痛、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少功能性胃黏膜损伤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