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怎么清洗伤口 教产妇清洗伤口的正确步骤

剖腹产伤口清洗需遵循无菌原则,正确步骤包括准备清洁用品、温水冲洗、轻柔擦拭、干燥处理、定期观察。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延迟愈合、瘢痕增生等风险。
使用医用棉签、无菌纱布、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液体。清洁前用肥皂彻底洗手并擦干,减少细菌传播风险。
术后24小时后可开始清洁,用38℃左右温水缓慢冲洗伤口表面。水流压力不宜过大,避免直接冲刷缝合线。冲洗时间控制在30秒内,清除表面分泌物和血痂。
用浸湿无菌纱布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单向操作不可来回摩擦。遇到顽固血渍可用生理盐水浸润后轻拭,禁止强行剥落结痂。擦拭范围需超过敷料边缘2厘米。
清洗后使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保持伤口干燥状态至少5分钟。自然晾干优于用力擦拭,必要时可用医用吹风机低温档辅助干燥。完全干燥前不可覆盖敷料。
每日清洗时检查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异常疼痛或发热。正常愈合表现为轻微瘙痒、平整粉红色瘢痕。出现缝线松动、化脓或裂开需立即就医。
术后两周内避免盆浴和剧烈活动,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保持伤口区域通风干燥,睡眠时采用侧卧姿势减轻腹部压力。恢复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联系产科医生复查,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哺乳时可用枕头支撑腹部保护伤口,咳嗽或打喷嚏前用手按压伤口部位缓冲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