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什么意思

牙龈萎缩是指牙龈组织向牙根方向退缩,导致牙根暴露的一种口腔疾病,可能与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牙齿排列不齐、遗传因素、咬合创伤等原因有关。
牙周炎是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感染引起。长期炎症会导致牙龈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逐渐发展为牙龈退缩。治疗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配合使用甲硝唑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控制感染,严重者需牙周手术修复。
横向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可能机械性损伤牙龈,长期可导致牙龈退缩。正确刷牙应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面呈45度角轻柔颤动)。已发生萎缩者可改用含氟化亚锡的防敏感牙膏,避免冷热刺激引发牙本质过敏。
牙齿错位会导致局部牙龈长期受到异常咬合力,加速牙龈组织退缩。正畸治疗可通过矫正牙齿位置改善受力分布,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配合氯己定含漱液预防牙龈炎症。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结缔组织薄弱更易发生牙龈萎缩,表现为全口均匀性牙龈退缩。这类患者需更注重日常护理,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可辅助含表皮生长因子的牙龈护理凝胶增强组织修复能力。
夜磨牙或牙齿早接触等咬合异常会造成牙龈局部压力过大,引发局限性萎缩。需通过咬合调整或佩戴磨牙垫分散压力,急性期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联合使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组织再生。
牙龈萎缩患者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避免吸烟等刺激因素,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若出现牙齿敏感或松动需及时就诊,中重度萎缩可考虑牙龈移植等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