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正常值范围分别为36-37℃、60-100次/分、12-20次/分和90-120/60-80mmHg。具体数值受年龄、测量方式、活动状态、基础疾病和测量时间等因素影响。
成人腋下体温正常范围为36-37℃,口腔温度较腋温高0.2-0.4℃,肛温较腋温高0.5℃左右。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较成人略高0.3-0.5℃。昼夜波动不超过1℃,下午体温高于清晨。发热指腋温超过37.3℃,低体温指低于35℃。
健康成人静息心率60-100次/分,新生儿可达120-140次/分,儿童80-100次/分。运动员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出现50-60次/分的生理性心动过缓。脉搏异常包括房颤时的脉率不等、甲亢时的脉压增大、休克时的细弱脉等。
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12-20次/分,新生儿40-44次/分,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深度应均匀平稳,呼吸与脉搏比例约为1:4。呼吸过速见于发热、贫血,呼吸过缓见于颅内压增高,潮式呼吸提示心衰可能。
成人理想血压为小于120/80mmHg,正常高值120-139/80-89mmHg。高血压定义为≥140/90mmHg。体位变化可引起收缩压10-20mmHg波动,右臂血压通常较左臂高5-10mmHg。血压昼夜节律表现为夜间下降10-20%,非杓型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相关。
测量前30分钟吸烟、饮咖啡可使血压升高10mmHg;激动状态可使脉搏增加20次/分;餐后体温可升高0.5℃;深呼吸时呼吸频率可减至6-8次/分。妊娠中后期血压下降10-15mmHg,产后6周恢复。老年人动脉硬化可导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监测生命体征应选择固定时间、相同体位,避免测量前剧烈活动。建议每日清晨起床后排空膀胱,静坐5分钟后测量血压;体温测量前30分钟勿进食冷热饮;计数脉搏应避开运动后1小时内;呼吸观察需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发现持续异常需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应每周监测3次晨起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需关注体位性低血压风险,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需定期检查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