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二度烧伤创面临床表现有哪些

整形美容编辑 医路阳光
52次浏览

关键词: #烧伤

浅二度烧伤创面临床表现主要有水疱形成、基底红润、疼痛敏感、局部肿胀、渗出明显。

1、水疱形成:

浅二度烧伤后表皮与真皮分离,12-24小时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较薄且疱液清亮。水疱破裂后露出粉红色真皮层,这是判断烧伤深度的重要标志。

2、基底红润:

创面基底呈现均匀的鲜红色或粉红色,按压时颜色暂时消退,松开后迅速恢复。这种色泽表明真皮乳头层血管网完整,是浅二度烧伤区别于深二度烧伤的关键特征。

3、疼痛敏感:

由于神经末梢暴露但未完全破坏,创面对机械刺激和温度变化异常敏感。患者常描述为持续性灼痛,接触衣物或清洁时疼痛加剧。

4、局部肿胀:

烧伤区域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明显水肿,肿胀程度与烧伤面积成正比。肿胀通常在伤后48小时达到高峰,可能影响关节活动功能。

5、渗出明显:

创面持续有淡黄色透明渗出液,主要成分为血浆蛋白和电解质。大量渗出可能导致敷料频繁浸湿,需注意保持创面湿润平衡以避免继发感染

浅二度烧伤创面护理需保持环境温度25-28℃,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后外涂含银离子敷料。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至每日1.5-2克/公斤体重,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创面愈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摩擦,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恢复期可进行轻柔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硅酮制剂预防瘢痕增生。若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