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急救知识编辑 健康真相官
21次浏览

关键词: #食物中毒 #食物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脱水症状、休克昏迷。

1、恶心呕吐:

进食受污染海产品后2-24小时内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吐出胆汁。这与细菌产生的耐热溶血素刺激胃肠黏膜有关,需及时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

2、腹痛腹泻:

脐周阵发性绞痛伴随水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粪便中可见黏液但无脓血。肠毒素导致肠道分泌亢进是主要机制,轻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

3、发热寒战:

体温多波动在38-39℃之间,伴有畏寒、四肢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细菌内毒素激活炎症反应是发热主因,物理降温配合解热镇痛药物可改善症状。

4、脱水症状:

因持续吐泻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表现,严重者出现肌痉挛。快速补液是关键,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5、休克昏迷:

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意识模糊提示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细菌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主要病理过程,需立即抢救。

发病期间应禁食6-8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逐步过渡。恢复期避免生冷海鲜,餐具需煮沸消毒。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橙汁等,腹泻停止后适量进食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出现持续高热或血便需立即就医,慢性肝病患者接触海产品前应彻底加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