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治疗误区有哪些 别陷入手足口病三个误区

儿科编辑 医普小新
11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常见治疗误区主要有轻信偏方、过度消毒、错误隔离。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需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不当的消毒措施以及隔离不当导致传播风险增加。

1、轻信偏方:

部分家长误以为中草药熏蒸、涂抹不明成分药膏可治疗手足口病。这些方法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延误正规治疗或刺激皮肤加重症状。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需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药缓解发热,而非依赖民间偏方。

2、过度消毒:

使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频繁擦拭环境可能刺激患儿呼吸道。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常规含氯消毒剂敏感,按说明书稀释后擦拭玩具、衣物即可,过度消毒反而增加化学暴露风险。开窗通风与规范洗手比过度消毒更重要。

3、错误隔离:

将患儿长期密闭隔离或过早返校均不科学。传染期主要为发病后1周,待体温正常、疱疹结痂后可解除隔离。居家期间应单独使用餐具,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但无需完全限制活动空间。

手足口病护理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如绿豆粥、冬瓜汤等利于清热解毒;选择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或呼吸急促需立即就医。预防重点在于接种EV71疫苗、培养儿童洗手习惯,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