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最需要看医生吗

传染科编辑 医语暖心
19次浏览

关键词: #流感 #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是否需要就医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主要与年龄因素、基础疾病、症状进展速度、并发症风险、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年龄因素:

幼儿和65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这类人群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孕妇因生理变化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后发生肺炎风险增加3倍。

2、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流感可能加重原有病情。这类患者出现咳嗽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性肺炎,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并考虑住院治疗。

3、症状进展:

发病72小时内症状急剧恶化需立即就医。当出现持续39℃以上高热不退、意识模糊、胸痛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或脑炎等严重并发症,需急诊处理并监测生命体征。

4、并发症风险:

流感可能引发中耳炎、脓毒性休克等继发感染。若出现耳痛、皮疹、血压下降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混合感染,需进行血常规和病原学检查,必要时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

5、免疫状态: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等免疫抑制人群感染流感易发展为重症肺炎。这类患者即使出现低热等轻微症状也建议早期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流感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小米粥、百合银耳羹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时可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但禁用酒精擦拭。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建议进行八段锦等温和锻炼。居家隔离期间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口唇发绀等表现需立即急诊就诊。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接种最新流感疫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