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口腔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口腔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病因包括牙菌斑堆积、青春期激素变化、遗传因素、口腔卫生不良以及牙齿排列不齐。

牙菌斑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未清除会引发牙龈炎症。细菌代谢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红肿出血,进而发展为牙周炎。定期使用牙线配合巴氏刷牙法可有效清除菌斑。
青春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龈组织对菌斑中的细菌毒素更敏感。这种生理性变化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明显的充血反应,表现为牙龈增生和易出血倾向。
某些基因缺陷会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机体对牙周致病菌的防御能力。家族中有早发性牙周炎病史的青少年,其患病风险较普通人高出5-8倍,这类患者往往在乳恒牙交替期即出现牙槽骨吸收。

不规范的刷牙习惯使食物残渣长期滞留,为致病菌提供繁殖环境。临床观察显示,每日刷牙不足两次的青少年,其牙周探诊深度普遍超过3毫米,伴有明显的牙结石沉积。
错颌畸形造成的牙齿拥挤会形成清洁死角,增加菌斑堆积风险。前牙区扭转或重叠的牙齿邻接面常出现局限性牙周袋,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并降低牙周炎发生率。

建议青少年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重点清洁牙龈边缘。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及时矫正错颌畸形。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摄入,避免碳酸饮料。出现牙龈自发出血或牙齿松动时需立即就诊,早期干预可避免不可逆的牙槽骨吸收。家长应监督孩子建立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选择小头软毛牙刷配合牙间隙刷清洁难以触及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