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子宫癌预防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肿瘤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8次浏览

关键词: #子宫 #子宫癌

接种子宫癌预防针需注意接种年龄、禁忌症、接种程序、不良反应监测及定期筛查。子宫癌预防针主要指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通过预防高危型HPV感染降低宫颈癌风险。

1、接种年龄: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最佳接种年龄为9-45岁,未发生性行为前接种效果最佳。我国批准的二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四价疫苗适用于20-45岁女性,九价疫苗适用于16-26岁女性。不同年龄段接种产生的免疫效果存在差异,青春期女性接种后抗体水平更高。

2、禁忌筛查:

接种前需排除妊娠期、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对疫苗成分过敏的情况。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谨慎接种。已感染HPV或存在宫颈病变者仍可接种,但需明确疫苗仅具预防作用而无治疗功效。接种前无需常规进行HPV检测。

3、接种程序:

二价疫苗按0、1、6月程序接种三剂,四价和九价疫苗按0、2、6月程序接种。需使用同种疫苗完成全程接种,不同价型疫苗不可混用。若接种间隔时间延误,无需重新开始接种程序,补种剩余剂次即可。

4、不良反应:

常见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疼痛、红肿,全身反应可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严重过敏反应罕见,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若出现持续高热或过敏性休克症状需立即就医。接种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

5、定期筛查:

疫苗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推荐21-29岁女性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疫苗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感染,持续筛查能及时发现疫苗未覆盖型别引发的病变。保持单一性伴侣和正确使用避孕套可增强预防效果。

除规范接种疫苗外,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C、E及叶酸等营养素。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注意性卫生安全,避免过早性行为和多个性伴侣。接种后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接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便于后续健康管理。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