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电图有哪3个表现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22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心电图

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T波倒置和病理性Q波三种特征性改变。

1、ST段压低: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超过0.05毫伏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反映心内膜下心肌供血不足。这种改变常见于劳力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能伴随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疼痛常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心电图检查应在症状发作时进行以提高检出率。

2、T波倒置:

对称性深倒置的T波提示心肌复极异常,多见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这种改变可出现在心绞痛发作后数小时至数天,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持续存在的T波改变需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

3、病理性Q波:

宽度超过0.04秒或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1/4的Q波提示心肌坏死,是心肌梗死后的特征性改变。这类患者通常有持续剧烈胸痛病史,可能伴有恶心、大汗等全身症状。病理性Q波一旦形成往往永久存在,可作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心肌缺血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避免饱餐和剧烈情绪波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定期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