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性脑水肿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意识障碍和视乳头水肿。高原性脑水肿是急性高原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在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后6-96小时内发生。

1、头痛:

头痛是高原性脑水肿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搏动性全头痛,清晨加重,咳嗽或用力时加剧。头痛程度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可能伴随颅内压增高。轻度头痛可通过吸氧缓解,严重头痛需立即下撤至低海拔地区。

2、恶心呕吐:

约60%患者出现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升高直接相关。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出胆汁。呕吐常与头痛同时出现,且不受进食影响。持续呕吐会导致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液体。

3、共济失调:

患者表现为步态不稳、动作笨拙,闭目难立征阳性。共济失调提示小脑功能受损,是病情恶化的标志。检查时可发现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阳性。共济失调出现后12小时内可能发展为昏迷。

4、意识障碍:

嗜睡、谵妄到昏迷不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常低于8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改变、幻觉等精神症状。昏迷前常有烦躁不安、定向力丧失等前驱表现。意识障碍是预后不良的征兆,病死率可达50%。

5、视乳头水肿:

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边界模糊、静脉迂曲扩张,严重时出现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反映颅内压持续升高,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需紧急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脑室引流。

预防高原性脑水肿应遵循阶梯式上升原则,每日海拔上升不超过300米。进入高原前可服用乙酰唑胺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出现早期症状时立即停止上升并下撤600-1200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或既往高原病史者应谨慎前往高原地区。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