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怎么预防 正确哺乳避免乳腺炎发生

哺乳期乳腺炎可通过正确哺乳、保持乳房清洁、及时排空乳汁、避免乳头损伤、调节情绪压力等方式预防。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等标准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时交替更换左右乳房,单侧哺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哺乳后检查乳房是否排空,必要时用手挤净残余乳汁。错误哺乳姿势可能导致乳汁排出不畅,增加乳腺管堵塞风险。
每日用温水清洗乳房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哺乳前后用专用棉片清洁乳头,内衣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并每日更换。注意婴儿口腔卫生,避免细菌通过乳头裂口侵入。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皮肤引发感染。
建立规律哺乳间隔,新生儿期每2-3小时哺乳1次。乳汁过多时可用吸奶器辅助排空,储存乳汁需标注时间并冷藏。避免突然断奶或长时间不哺乳,乳汁淤积超过48小时易诱发炎症。乳腺导管堵塞早期表现为局部硬块伴压痛。
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持乳头湿润,出现皲裂时使用医用凡士林。选择合适尺寸的哺乳内衣,避免布料摩擦损伤。乳头疼痛时可缩短单次哺乳时间,先用健侧乳房哺乳。严重皲裂需暂停亲喂,用吸奶器维持泌乳。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家人应分担育儿压力。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抑制催乳素分泌,长期应激状态可能加重乳腺炎症状。
哺乳期建议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适量食用丝瓜、鲫鱼等通乳食材,避免高脂肪饮食。穿着宽松衣物减少乳房压迫,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单侧卧位。出现乳房红肿热痛或发热超过38.5℃时,需24小时内就诊乳腺外科。哺乳间隙可做乳房按摩,从腋窝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按,配合温敷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