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憩室病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结肠憩室病需要与结肠癌、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结肠憩室病相似,但病因、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案存在差异。
结肠癌与结肠憩室病均可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结肠癌患者通常有体重下降、贫血等全身症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肿块或溃疡,病理活检可确诊。结肠憩室病则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憩室炎发作时可伴有发热,影像学检查可见结肠壁囊状突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与结肠憩室病类似。但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症状多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结肠憩室病则有明确的解剖学改变,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憩室。
克罗恩病为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全消化道,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内镜检查可见跳跃性病变、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结肠憩室病多局限于结肠,炎症发作时以憩室周围炎为主,不伴有肠道全层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有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内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炎症,从直肠开始向近端延伸。结肠憩室病的便血多与憩室炎相关,炎症局限在憩室周围,不伴有弥漫性结肠黏膜炎症。
缺血性肠炎多见于老年人,常突然发作剧烈腹痛,随后出现血便,多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结肠镜检查可见节段性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结肠憩室病的腹痛多为慢性反复发作,除非合并憩室炎,一般不出现急性剧烈腹痛。
结肠憩室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便秘。急性发作期需暂时采用低渣饮食,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平时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控制体重。出现持续腹痛、发热、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结肠镜、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鉴别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内镜下处理或外科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