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牙龈炎还是牙周炎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分方法详述

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分主要通过牙龈红肿程度、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鉴别依据有牙龈出血特点、牙槽骨吸收程度、牙齿稳固性、口腔异味严重性、是否存在牙龈退缩。
牙龈炎患者刷牙或进食时易出现自限性出血,出血量少且可自行停止,牙龈呈现鲜红色肿胀。牙周炎出血更为频繁且量多,轻微刺激即可能引发持续渗血,常伴有血性分泌物渗出,牙龈颜色暗红并伴随溃疡面形成。
牙龈炎不会造成牙槽骨破坏,X线片显示骨嵴顶完整。牙周炎存在垂直或水平型骨吸收,影像学可见牙槽骨高度降低超过根长三分之一,严重者出现角形吸收或骨下袋,这是两者本质区别。
牙龈炎患者牙齿无松动现象,叩诊音清脆。牙周炎因牙周纤维破坏和骨丧失,牙齿出现不同程度松动,前牙区可能出现扇形移位,后牙区常见食物嵌塞,重度患者牙齿可能自行脱落。
牙龈炎口臭多由菌斑堆积引起,清洁后能明显改善。牙周炎因深牙周袋内厌氧菌繁殖,产生大量挥发性硫化物,形成顽固性口臭,漱口或刷牙难以消除,常伴有脓性分泌物异味。
牙龈炎一般不发生牙龈退缩,牙龈形态保持完整。牙周炎因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出现牙龈边缘位置下移,牙根暴露敏感,临床牙冠变长,前牙区影响美观,后牙区易发生根面龋。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牙周炎患者需加强牙线及间隙刷使用,控制菌斑堆积。饮食避免过硬过冷食物刺激,戒烟限酒减少组织修复障碍。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应及时就诊,通过牙周探诊、全景片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止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