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鸡内金和炒鸡内金的区别

生鸡内金和炒鸡内金的区别主要在于炮制工艺和功效侧重。生鸡内金是鸡砂囊内壁直接干燥的产物,炒鸡内金则是生品经清炒或醋炙后的炮制品。两者在消化功能调节、结石化解、临床应用等方面存在差异。
生鸡内金取自鸡胗内壁的角质膜,经清洗、低温干燥后直接入药,保留完整生物活性成分。炒鸡内金需将生品置锅中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或辅以米醋拌炒增强疏肝效果。炮制过程使部分蛋白质变性,降低腥臭气味。
生鸡内金含胃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类及角蛋白,酶活性较高但腥味明显。炒制后部分酶失活,但产生新的焦香成分,醋炙品还增加醋酸钙等可溶性物质。高温处理使角蛋白更易消化吸收。
生品长于消食化积,对米面薯芋类食滞效果显著,兼能通淋化石。炒制品健脾作用增强,适合脾虚食少,醋炙后更侧重疏肝和胃。生品攻伐力强,炒制品药性缓和不易伤正。
生鸡内金多用于急性食积、泌尿系结石,常配伍山楂、麦芽。炒鸡内金适用于慢性胃炎、小儿疳积,多与白术、山药同用。胆结石治疗中,生品溶石,炒品防复发。
生品每日用量不超过10克,胃酸过多者慎用。炒制品可增至15克,但阴虚内热者忌醋炙品。两者均需打粉冲服或久煎,不宜与浓茶同服。结石患者使用期间需多饮水。
选择生品或炒品应根据具体症状:暴饮暴食后腹胀优先选用生鸡内金,长期消化不良伴体虚者更适合炒制品。无论哪种炮制品,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用药期间建议配合低脂饮食,避免豆类、糯米等难消化食物,适当散步促进胃肠蠕动。结石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溶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