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有什么症状怎么治疗呢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59次浏览

关键词: #心肌炎 #症状

小儿心肌炎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心悸等症状,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小儿心肌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毒素暴露等原因引起。

1、发热

小儿心肌炎早期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波动在37.5-39摄氏度。发热可能与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或免疫反应有关。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2、乏力

患儿常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易疲劳,轻微活动后即需休息。这种症状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有关。家长需限制患儿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可适当补充含维生素B1的婴幼儿营养配方粉。若出现面色苍白、拒食等表现,需警惕心力衰竭。

3、心悸

部分年长儿可主诉心前区不适、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心率可能超过120次/分。这与心肌炎症导致心脏电传导异常有关。家长需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食品。医生可能开具辅酶Q10胶囊、门冬氨酸钾镁片等营养心肌药物。

4、呼吸困难

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喂养困难,严重时出现口唇发绀。此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心功能不全。家长需保持患儿半卧位,立即就医。医院可能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地高辛口服溶液等强心药物,必要时需氧疗。

5、水肿

晚期患儿可见眼睑或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与体循环淤血相关。家长需每日记录出入量,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联合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病例需考虑机械循环支持装置植入术。

小儿心肌炎患儿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恢复期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等后遗症。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医生。若出现烦躁不安、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