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艾滋病传播方式有三种,3个方法可检测,一定要学会预防

皮肤性病科编辑 医言小筑
20次浏览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年轻朋友的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现在体检报告上HIV检测那一栏,到底要不要勾选?其实这个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对艾滋病的认知还存在不少误区。今天就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个老话题。

一、传播途径比你想象的简单

1、血液传播不单指输血

很多人以为只有输血才会感染,其实共用剃须刀、纹身器具消毒不彻底,甚至去小诊所拔牙都可能存在风险。春季天气转暖,大家穿得单薄,皮肤暴露面积大,更要当心意外划伤。

2、母婴阻断成功率超98%

现在医疗技术已经能让阳性妈妈生下健康宝宝。关键是要做好孕前检测和规范用药,完全没必要因为害怕传染而放弃生育权利。

3、性传播仍是主要渠道

安全套的使用率在年轻人中反而呈现下降趋势。特别要提醒的是,新型社交软件让"约"变得太容易,但安全意识不能跟着松懈。

二、检测手段早已更新换代

1、四代试剂窗口期缩短到2周

过去要等3个月才能检测的煎熬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高危行为后2周就能初步筛查,4周基本可以排除。

2、唾液检测15分钟出结果

不用抽血,自己在家就能操作。虽然准确率略低于血液检测,但对于消除焦虑特别管用。

3、社区服务站提供免费服务

每个城市都有指定的VCT门诊,不仅保密性好,还能提供专业的检测前后咨询。完全没必要花大价钱去私立机.构。

三、预防措施要融入日常生活

1、定期检测应该成为习惯

建议有性生.活的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更换伴侣或发现伴侣有高危行为时要及时补检。就像体检一样平常心对待就好。

2、暴露后72小时黄金阻断

如果不慎发生高危暴露,立即联系当地传染病医院。阻断药越早吃效果越好,但必须在72小时内启动。

3、U=U已成国际共识

这个专业术语意思是"检测不到=不传染"。坚持规范治疗的感染者,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时,基本没有传染性。

现在医疗进步让艾滋病变得可控可治,关键是要消除恐惧,科学应对。建议大家把今天的内容转给身边人,特别是要提醒父母辈——他们往往对艾滋病的认知还停留在20年前。正确认知才是最好的疫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