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如果有这4个表现,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最好别忽视

外科编辑 医普小新
11次浏览

关键词: #脑血栓 #血栓 #脑血栓的前兆

早上起床突然眼前发黑?说话突然不利索?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症状,可能是身体在拉警.报!脑血栓这个"隐形杀手"越来越年轻化,25岁程序员熬夜后突发脑梗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别以为这是老年病,现在很多年轻人血管年龄比实际年龄老十岁不止。

一、最容易被忽视的四个危险信号

1、短暂性眼前发黑

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像被拉上窗帘,通常几十秒就恢复。这是视网膜动脉短暂缺血的表现,医学上叫"一过性黑矇"。有位设计师连续加班后出现这个症状,检查发现颈动脉已经堵塞70%。

2、无缘无故流口水

睡觉时单侧嘴角不自主流涎,像极了"馋猫"。其实是面部神经控制失调的表现,有位中学老师发现晨起枕头总湿一片,检查发现是微小血栓影响了神经传导。

3、突然说话大舌头

明明头脑清醒,却说不出完整句子,或者把"吃饭"说成"喝饭"。这种语言中枢供血不足的症状,可能只持续几分钟,但下次发作可能就是大面积梗塞。

4、手脚莫名发麻

单侧肢体突然像有蚂蚁爬,或者拿筷子总掉。有位银行职员右手突然握不住笔,检查发现是左侧基底节区出现了微小血栓。

二、血管危.机背后的真相

1、熬夜是最强催化剂

凌晨两点还不睡?身体被迫分泌应激激素,血管就像被反复挤压的橡皮管。有位28岁主播连续熬夜直播三个月,血管弹性相当于50岁中年人。

2、高油盐饮食是慢性毒药

每周三次火锅配奶茶?血液黏稠度堪比芝麻糊。实验显示,吃顿火锅后血液流速会减缓40%,这种状态持续6小时以上。

3、久坐是隐形帮凶

每天坐够8小时?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栓风险增加3倍。航空公司乘务员都是血栓高发人群,就因为长期保持坐姿。

三、预防血栓的黄金法则

1、每天喝够"救.命水"

起床后、睡前各喝200毫升温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不要一次喝超过500毫升,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掌握"90度原则"

每坐90分钟就站起来活动5分钟,做做踮脚尖运动。这个简单动作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效果堪比小型泵血机。

3、吃对"血管清道夫"

深海鱼、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就像血管洗涤剂。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高温油炸会把营养变成血管负担。

四、这些人群要特别当心

1、打呼噜震天响的人

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饱和度骤降,有位打鼾二十年的司机,血管斑块比同龄人多出两倍。

2、长期吃避孕药的女性

雌激素会改变凝血功能,35岁以上吸烟女性尤其要注意。

3、有家族病史的年轻人

父母50岁前发生过脑梗的,子女要提前十年开始血管保养。

别等悲剧发生才后悔!现在摸摸耳垂,如果出现明显横纹,说明血管弹性已经开始下降。从今天开始,把手机闹钟设为"站立提醒",把奶茶换成淡绿茶,给血管做个大扫除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