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有什么症状 急性心梗9个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冷汗、乏力、心悸、晕厥、上腹痛以及牙痛等9种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需立即就医处理。
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持续30分钟以上的压榨样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症状。疼痛常向左肩、左臂内侧放射,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这种疼痛可能伴随濒死感,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有关。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避免自行驾车就医。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表现为气促、喘息或窒息感。这与心肌坏死导致心功能下降、肺淤血有关。部分老年患者可能以呼吸困难为唯一表现,容易误诊为肺部疾病。建议保持半卧位减少回心血量,等待急救时避免平卧。
下壁心肌梗死常刺激膈神经引发胃肠道症状,表现为突发恶心呕吐,可能被误认为急性胃肠炎。伴随冷汗、面色苍白时更需警惕。心肌梗死引起的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很少出现胆汁样呕吐。不建议自行服用止吐药物掩盖症状。
全身湿冷大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伴随症状,冷汗多呈黏腻感,与疼痛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不同于普通出汗,这种冷汗在静息状态下持续出现,常浸湿衣物。测量血压可能发现血压下降,提示病情危重。
突发不明原因的极度乏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非典型表现,尤其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这种乏力与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有关,患者常描述为"突然没力气站立"。伴随意识模糊时提示心源性休克可能,需紧急处理。
心肌缺血可引发各种心律失常,患者自觉心跳不规则、过速或漏跳。室性早搏、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猝死的主要原因。建议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体位,避免因紧张加重心脏负担。
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可导致突发意识丧失,常见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晕厥前可能出现黑朦、耳鸣等先兆。此类患者应立即平卧,检查呼吸脉搏,准备心肺复苏。切忌强行扶起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约15%患者表现为剑突下剧烈疼痛,易误诊为急腹症。下壁心肌梗死刺激膈神经可产生类似胃穿孔的腹痛,但腹部压痛不明显。中老年突发上腹痛伴血压下降时,应考虑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肌梗死。
心脏传入神经与三叉神经存在交叉传导,可能表现为下颌或左侧牙槽突发的放射性疼痛。这种"心源性牙痛"特点为无法准确定位痛牙,冷热刺激不加重疼痛。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出现不明原因牙痛应警惕心肌缺血。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静卧避免活动,松解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未明确诊断前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但血压低于90/60mmHg时禁用。恢复期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逐步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