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主要由颅内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需通过头颅CT、脑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主要原因,约占全部病例的80%。脑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可导致血管结构异常。高血压性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壁脆性增加。其他少见原因包括烟雾病、血液病、颅内肿瘤卒中以及抗凝治疗并发症。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也可能诱发血管病变。
突发炸裂样头痛是特征性表现,多位于枕部或全头部,常伴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部分患者出现短暂意识丧失或癫痫发作。严重者可迅速陷入昏迷,伴随瞳孔不等大、肢体瘫痪等脑疝表现。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片状出血。
头颅CT平扫是首选检查,发病后24小时内敏感度超过90%,可显示基底池、侧裂池等高密度影。腰椎穿刺发现均匀血性脑脊液可辅助诊断。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明确出血来源,对疑似动脉瘤者应行全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可监测脑血管痉挛程度。
需绝对卧床并控制血压,常用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脑血管痉挛。头痛剧烈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针对动脉瘤可选用弹簧圈栓塞术或动脉瘤夹闭术。脑积水患者需行脑室外引流术,癫痫发作时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
再出血多发生在首次出血后24小时内,需严格控制血压。脑血管痉挛高峰期为出血后4-14天,可通过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急性脑积水需紧急脑室穿刺引流。低钠血症常见于出血后2-10天,应限制液体入量并监测电解质。长期并发症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
患者出院后应持续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以低盐、高纤维为主,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脑血管情况。服用抗癫痫药物者须遵医嘱调整剂量,出现头痛加重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需立即返院检查。建议家属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