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应该注意什么

房间隔缺损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预防感染、控制活动强度、监测并发症及调整饮食结构。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存在异常开口,可能引起心悸、气短等症状。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缺损大小及心脏功能变化。婴幼儿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成人稳定期可延长至每年1次。若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迹象,需增加检查频率。复查项目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必要时行心脏磁共振检查。
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因肺炎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年度流感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口腔治疗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日常注意手卫生,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
轻度缺损患者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竞技性运动。中重度缺损或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严格限制活动量,禁止潜水、举重等憋气动作。儿童患者在校期间应免除剧烈体育活动,成人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弯腰动作。运动时出现胸闷、晕厥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需警惕房颤、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定期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咯血等症状时,可能提示肺动脉高压进展。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孕妇患者妊娠期间需加强心功能监测,由心脏科与产科医生共同管理。
建议采用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心力衰竭患者需限制至3克以下。多摄入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预防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控制每日液体入量,重度患者每日饮水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房间隔缺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防止脱水。未手术患者需避免高原旅行和航空飞行等低压环境。术后患者需按医嘱服用抗凝药,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所有患者应随身携带病情说明卡,注明缺损类型、用药情况及紧急联系人信息。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持续胸痛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