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怎么确诊

甲醛中毒的确诊需结合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甲醛中毒可能由职业暴露、装修污染、不当使用含醛产品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眼部刺激、呼吸道症状、皮肤过敏等,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或神经系统损害。确诊需通过血常规、尿甲醛检测、肺功能检查等医学手段。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接触新装修环境、劣质家具或含甲醛的工业原料。职业性接触常见于板材加工、纺织印染等行业,生活接触多源于不合格的装修材料。明确接触时间、浓度及防护措施缺失情况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若接触后出现症状与甲醛毒性吻合,需高度怀疑中毒可能。
轻度中毒表现为眼结膜充血、咽喉灼痛、频繁打喷嚏等黏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可能出现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等呼吸道损伤,皮肤接触者可发生皮炎或荨麻疹。重度中毒罕见但需警惕,可见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此时可能已合并化学性肺炎或代谢性酸中毒。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尿液中甲醛代谢物检测阳性具有提示意义。动脉血气分析能判断缺氧程度,肺功能检查适用于呼吸道症状明显者。生物标志物如血清S100B蛋白升高可能反映神经系统损伤,但这些指标均非特异性,需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分析。
需排除普通感冒、过敏性鼻炎、哮喘急性发作等疾病。职业性哮喘患者症状易与甲醛中毒混淆,但前者常有过敏原接触史。一氧化碳中毒也可致头痛昏迷,但无黏膜刺激表现。医生会根据碳氧血红蛋白检测、过敏原筛查等结果进行区分。
对疑似污染场所进行空气甲醛浓度测定,若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可支持诊断。居住环境检测需关闭门窗12小时后采样,工作场所检测应模拟实际暴露条件。但需注意个体敏感性差异,部分人群在低浓度下也可能出现明显症状。
确诊甲醛中毒后应立即脱离污染环境,轻度症状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接触部位,中重度患者需住院进行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日常应选择环保建材,新装修房屋保持通风3-6个月,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悬浮颗粒。出现持续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须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