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烧伤深度如何治疗

小儿烧伤深度治疗需根据烧伤程度选择干预措施,主要有局部清创包扎、外用药物、手术植皮、抗感染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烧伤通常由热液烫伤、火焰灼伤、化学腐蚀、电击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焦痂等症状。
浅二度烧伤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污染物后覆盖无菌敷料。小面积烧伤可选用水胶体敷料或硅胶敷料促进愈合,每日更换1次。包扎时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观察敷料有无渗液或异味。
一度烧伤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浅二度烧伤适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深二度烧伤需联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控制感染。药物使用前需彻底清创,禁止涂抹牙膏、酱油等异物。
深二度以上烧伤或关节功能部位烧伤需早期切削痂植皮,常采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大面积烧伤可选用异体皮暂时覆盖,待创面条件改善后行自体皮移植。术后需固定制动7-10天,定期观察皮片存活情况。
深二度烧伤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注射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选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创面脓性分泌物需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发热患儿可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
愈合期开始关节被动活动预防挛缩,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抑制瘢痕增生。瘢痕成熟期采用硅酮凝胶贴片配合压力衣治疗,配合超声波治疗软化硬结。面部烧伤需进行表情肌训练,手部烧伤侧重抓握功能锻炼。
小儿烧伤后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恢复期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泥,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衣物宜选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外出时做好防晒。定期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发现关节活动受限及时介入康复治疗。家长应妥善保管热水瓶、电熨斗等危险物品,教育儿童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