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白血病有哪些特点

小儿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倾向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两类。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大量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功能。
持续性低热或反复高热是常见首发症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发热可能伴随咽痛、咳嗽等感染征象,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物掩盖病情。
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是典型症状,血红蛋白可进行性下降至60g/L以下。患儿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等缺氧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家长应保证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
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多见,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或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是主要原因,凝血功能检查可见异常。家长需避免患儿磕碰受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刺激。
约半数患儿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骨关节疼痛常见于四肢长骨,胸骨压痛具有诊断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时可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
血常规显示三系减少,外周血涂片可见幼稚细胞。骨髓穿刺可见原始细胞占比超过20%,免疫分型可确定白血病亚型。染色体检查可发现t(12;21)等特异性改变。
患儿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等,避免生冷刺激。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注意隔离防护,减少探视人数,定期进行血常规监测。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头痛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