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物沉积病是哪种肾病

致密物沉积病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疾病,属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亚型,主要与补体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沉积物形成有关。
致密物沉积病的核心病理特征是补体替代途径异常激活,导致C3转化酶持续生成,形成C3沉积物在肾小球基底膜致密层积聚。这种补体代谢异常多与遗传性补体调节蛋白缺陷或自身抗体产生有关,约半数患者可检测到C3肾炎因子。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基底膜双轨征,电镜显示基底膜致密层出现带状电子致密物沉积是诊断金标准。免疫荧光检查可见C3强阳性沉积,而免疫球蛋白和早期补体成分通常阴性。
患者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见血尿、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儿童起病者进展较快,约30%患者在10年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部分患者伴有部分脂肪营养不良或眼部玻璃膜疣等肾外表现。
除肾活检病理检查外,需完善血清补体C3水平检测、C3肾炎因子筛查及CFH/CFI等补体基因检测。需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疾病鉴别,特别注意排除继发性因素如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主要采用补体靶向治疗,如依库珠单抗注射液可阻断终末补体激活。对于快速进展者可能需要血浆置换,终末期患者需肾脏替代治疗。同时需控制蛋白尿和高血压,常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保护肾功能。
患者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补体水平和尿常规,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需及时就诊。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生长发育监测,必要时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