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关节疼是怎么回事

产后关节疼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钙质流失、过度劳累、风寒湿邪侵袭、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钙调理、适度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妊娠期松弛素分泌增加会导致韧带松弛,分娩后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引发关节稳定性下降。表现为手腕、膝关节等承重关节酸胀疼痛,通常产后3-6个月逐渐恢复。可通过热敷和低强度康复训练改善,如凯格尔运动配合踝泵练习。
哺乳期每日钙需求达1200毫克,若饮食摄入不足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常见腰背及髋关节隐痛,夜间症状明显。建议每日饮用500毫升牛奶,搭配西蓝花、豆腐等富钙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补充。
抱婴姿势不当或家务劳动过量可能造成肌腱劳损,多发于手指关节和肩肘部位。疼痛呈间歇性,活动时加重。应避免提重物,使用哺乳枕减轻手臂负荷,局部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仪缓解炎症。
产后气血亏虚时受凉易致寒湿滞留经络,表现为关节冷痛、晨僵。可用艾叶煮水熏洗疼痛部位,或遵医嘱服用独活寄生合剂。注意关节保暖,居住环境保持湿度40%-60%。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在产后复发,特征为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伴晨僵超过1小时。需检测类风湿因子和抗CCP抗体,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配合白芍总苷胶囊调节免疫。
产后关节疼痛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进行产后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肌肉保护;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红肿发热,应立即就诊风湿免疫科或骨科,排除感染性关节炎等急症。哺乳期用药须严格遵循医师指导,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