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腰肌劳损还是扭伤

腰肌劳损与急性腰扭伤可通过疼痛特点、诱因和病程进行初步区分。腰肌劳损多为慢性隐痛,与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相关;急性腰扭伤则表现为突发剧痛,常由外力损伤引起。
腰肌劳损的疼痛呈持续性酸胀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不明显,可能伴随肌肉僵硬。急性腰扭伤多为撕裂样锐痛,咳嗽或转身时疼痛加剧,局部按压有明显痛点,活动严重受限。
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伏案工作、重复弯腰动作或缺乏锻炼导致肌肉慢性损伤。急性腰扭伤多因搬重物姿势不当、运动损伤或外力撞击等突发暴力引起,损伤瞬间常有"闪腰"感。
腰肌劳损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呈反复发作特点,天气变化可能加重不适。急性腰扭伤症状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妥善处理2-4周可逐渐恢复,拖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
腰肌劳损患者腰部肌肉有广泛性压痛,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或条索状硬结。急性扭伤者局部肿胀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X线检查可排除骨折,MRI能显示软组织损伤程度。
腰肌劳损需改善生活习惯,配合热敷、推拿等物理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急性扭伤初期应冷敷制动,后期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者需佩戴腰围固定。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1小时变换姿势并做腰部伸展运动。睡眠选择硬板床,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须立即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病变。日常可通过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预防腰部损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