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抽搐怎么急救

突然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侧卧体位、记录抽搐时间、及时就医等方式急救。抽搐可能由癫痫发作、高热惊厥、低血糖、脑部损伤、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立即解开患者衣领和腰带,清除口腔异物如假牙或食物残渣。抽搐时舌根可能后坠阻塞气道,可用软布包裹压舌板垫在臼齿间,但禁止强行撬开牙关。观察口唇是否发绀,若呼吸暂停超过10秒需人工呼吸。
快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头部下方垫软垫。不要按压抽搐肢体,避免骨折风险。发作期间禁止喂水喂药,防止误吸。对于高热惊厥儿童,应脱去过多衣物散热。
发作停止后将患者转为稳定侧卧位,头部略后仰保持气道直线。这种复苏体位能防止舌后坠和呕吐物窒息,同时便于观察呼吸情况。持续监测至意识完全恢复。
准确记录抽搐起止时间,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紧急处理。观察抽搐形式,如是否双侧对称、眼球偏斜等,这些信息对后续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首次发作、孕妇发作、伴有外伤或发热的抽搐必须送医。癫痫持续状态需立即呼叫急救,途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就医时携带既往病历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信息。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癫痫患者需规律服药并随身携带病情卡片。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定期检查家庭药箱中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建议制作包含患者基本信息、过敏史、常用药物的急救卡片随身携带。抽搐发作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