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毛霉菌病

脑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该病起病急骤,致死率高,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脑神经麻痹等,需通过脑脊液培养或组织病理学确诊。
毛霉菌通过呼吸道吸入孢子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可清除病原体,但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易感人群可能发生播散性感染。感染后真菌菌丝侵袭血管导致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鼻腔和鼻窦是最常见的原发感染部位,随后可能经血流播散至脑部。早期症状类似鼻窦炎,如鼻塞、脓涕、面部疼痛,随着感染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眼球突出、颅神经麻痹等危险信号。神经系统受累后表现为剧烈头痛、嗜睡、偏瘫、癫痫发作,病情进展迅速。
诊断需结合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可见鼻窦浑浊、骨质破坏或脑内梗死灶,但确诊依赖组织活检发现宽大无隔菌丝。治疗需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脂质体控制感染,必要时联合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或艾沙康唑胶囊,重症患者需手术清创坏死组织。由于该病进展快且预后差,确诊后应尽快开始抗真菌治疗,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如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预防重点在于控制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应避免接触霉变环境。出现不明原因鼻窦症状伴神经系统表现时需警惕本病,尽早就医可改善预后。恢复期患者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治疗效果,并持续使用抗真菌药物数月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