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炎有哪些类型

关键词: #皮炎
关键词: #皮炎
职业性皮炎主要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机械性皮炎和职业性痤疮五种类型。职业性皮炎通常与工作环境中接触的化学物质、物理刺激或生物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脱屑等症状。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直接接触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刺激性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发病可能与频繁接触清洁剂、机油、水泥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接触部位皮肤发红、灼痛、干燥皲裂。治疗需避免接触刺激物,使用硼酸氧化锌软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由镍、铬、橡胶添加剂等过敏原诱发。发病可能与长期接触金属制品、染发剂、胶水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治疗需明确并远离过敏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必要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
光敏性皮炎是接触煤焦油、补骨脂素等光敏物质后经紫外线照射引发的皮肤反应。发病可能与接触沥青、某些植物汁液后暴晒有关,通常表现为曝光部位水肿性红斑、水疱。治疗需避光并使用炉甘石洗剂、卤米松乳膏,严重者可短期服用泼尼松片。
机械性皮炎由长期摩擦、压迫或微小创伤导致,常见于纺织工人、建筑工人等职业群体。发病可能与反复使用工具、穿戴防护设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增厚、皲裂或糜烂。治疗需减少机械刺激,涂抹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促进修复。
职业性痤疮因接触矿物油、卤代烃等物质导致毛囊角化异常引发,多见于机械维修、化工行业人员。发病可能与接触切削油、沥青蒸汽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治疗需清洁皮肤后外用维A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合并感染时使用红霉素软膏。
职业性皮炎患者应加强职业防护,穿戴防护手套、口罩等装备,工作后及时清洁皮肤。日常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保持皮肤湿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须立即停止接触可疑物质并就医。建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