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关键词: #肺炎
关键词: #肺炎
重症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感染治疗、氧疗、机械通气、液体管理和营养支持等。重症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抗感染治疗是重症肺炎的核心措施,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性肺炎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真菌性肺炎需用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治疗前应采集痰液或血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初始治疗无效时需及时调整方案。
氧疗用于改善患者低氧血症,根据血氧饱和度选择鼻导管、面罩或无创通气。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持续低流量吸氧,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高浓度氧疗。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避免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
机械通气适用于呼吸衰竭患者,包括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气管插管。无创通气可减少气管插管需求,适用于意识清醒的轻中度呼吸衰竭;有创通气用于严重呼吸窘迫或意识障碍患者,需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液体管理需平衡组织灌注与肺水肿风险,每日液体出入量应保持负平衡。休克患者需快速补液,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晶体液;心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输液速度,必要时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中心静脉压监测有助于指导液体治疗。
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首选肠内营养。吞咽困难者经鼻胃管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腹泻患者改用短肽型制剂。肠功能障碍时需肠外营养,注意补充谷氨酰胺双肽注射液等免疫营养素,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25-30kcal/kg。
重症肺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出院后需遵医嘱完成抗感染疗程,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出现气促、发热等症状及时复诊。吸烟者必须戒烟,老年人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