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细菌性扁桃体炎

关键词: #扁桃体炎
关键词: #扁桃体炎
细菌性扁桃体炎可能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口腔卫生不良、接触传染源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增强免疫力、隔离防护、及时就医等方式干预。
约半数细菌性扁桃体炎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感染引起。该细菌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附着于扁桃体隐窝后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咽痛、发热、扁桃体充血肿胀伴脓性渗出物。确诊需咽拭子培养,治疗首选青霉素V钾片或阿莫西林胶囊,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克洛分散片。
过度疲劳、受凉或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减弱时,口腔常驻菌群或环境病原体易突破防御引发感染。患者常伴乏力、淋巴结肿大,建议保持充足睡眠、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急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蔓延至扁桃体。脓性分泌物经后鼻孔下流刺激扁桃体,出现咽部异物感伴咳嗽。需同步治疗原发病,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牙菌斑堆积、龋齿等口腔病灶持续释放细菌,增加扁桃体感染风险。表现为口臭伴扁桃体隐窝白色分泌物,建议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定期进行牙周洁治。
与患者共用餐具或密切接触可能感染致病菌。集体生活环境易暴发流行,需隔离患者至症状消退后24小时,餐具煮沸消毒,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使用复方硼砂溶液含漱。
预防细菌性扁桃体炎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流感高发期减少聚集。反复发作者建议检查免疫功能,慢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超过4次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出现持续高热、吞咽困难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时应立即就医,避免继发扁桃体周围脓肿或风湿热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