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结石的主要成分

扁桃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脱落上皮细胞、食物残渣、细菌以及钙盐沉积物。扁桃体结石多因扁桃体隐窝内物质积聚矿化形成,可能伴随口臭、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扁桃体隐窝表面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会自然脱落,与口腔内的黏液混合形成基础基质。隐窝内残留的食物碎屑,尤其是高蛋白类物质如奶制品或肉类残渣,容易黏附于基质上。口腔常驻菌群中的厌氧菌如梭杆菌、普氏菌等会分解这些有机物质,产生带有硫化物气味的代谢产物。随着时间推移,唾液中的钙、镁等矿物质逐渐沉积于混合物表面,最终形成质地坚硬的淡黄色或白色颗粒。
部分患者因慢性扁桃体炎导致隐窝开口狭窄,更易滞留分泌物。长期口腔干燥、吸烟或鼻窦炎引起的后鼻滴漏也可能增加结石形成概率。结石体积较大时可能压迫周围神经引发反射性耳痛,或脱落至气道诱发咳嗽。日常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可减少细菌滋生,但已形成的结石需由耳鼻喉科医生用刮匙或冲洗方式清除。
若反复发生扁桃体结石或伴随持续化脓性炎症,可考虑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维持黏膜湿润,定期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隐窝粘连。出现咽痛加剧或发热时应及时复查,排除链球菌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