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吗

动脉粥样硬化不是高血压,但两者存在密切关联。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脂质沉积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高血压则是血液对血管壁压力持续升高的状态,二者可互为因果或共同加重心血管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属于不同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侵入血管内膜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弹性下降;而高血压的病理基础多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或血容量过多。但长期高血压会加速动脉内皮损伤,促进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反之,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硬化又会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二者常合并存在,均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部分特殊情况下,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此时动脉粥样硬化成为高血压的直接诱因。但这种情况属于特定病理改变,不能代表二者的普遍关系。临床更多见的是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共同促进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进展。
预防和管理上需同时关注血压控制与动脉保护。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降压药则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颈动脉超声,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早发现早干预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