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怎么选择中成药

感冒后选择中成药需根据证型决定,常见证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建议在医生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等症状,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或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含荆芥穗、防风等成分,能解表散寒;荆防颗粒以荆芥、防风为主,适用于风寒表证初期。使用期间忌食生冷,若出现咽痛加重需停药。
风热感冒以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咽喉肿痛、痰黄黏稠为特征,适合连花清瘟胶囊或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含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瘟解毒功效;银翘解毒片侧重疏风散热,对咽干效果明显。两类药物均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服。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季,伴头昏重胀、胸闷呕吐、腹泻等症状,可选用藿香正气水或保济丸。藿香正气水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能解表化湿;保济丸侧重和中消食,适合伴有胃肠不适者。服药期间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反复感冒或迁延不愈者可能属体虚感冒,可考虑玉屏风颗粒或参苏丸。玉屏风颗粒含黄芪、白术,能益气固表;参苏丸适用于气虚兼有痰湿者。此类药物需长期调理,急性发作期应配合其他治疗。
儿童感冒可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高血压患者慎含麻黄的中成药,糖尿病患者注意糖浆剂型。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或出现皮疹、心悸等反应应立即就医。
感冒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温水1.5-2升,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蒸煮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室内通风但忌直吹冷风。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切勿盲目使用中成药替代抗感染药物。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确认无禁忌证后再服用。